艺术设计学院举行“杏雨簪春·青柳系情”清明活动
时间: 2025-04-03
信息来源: 艺术设计学院 高吉军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4月3日,艺术设计学院在敏学楼一楼大厅举行“杏雨簪春·青柳系情”清明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隽,党委委员、副院长厉刚,党委委员、副院长暨星球,艺术设计学院在家班子成员出席活动,全体行政教师、辅导员、各班级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暨星球为活动致辞,她指出,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时节,更是天人和谐的节气,兼具自然时序与人文情怀的双重属性。在清明时节,师生们以漆扇舞衣、柳笛春鸢等艺术实践,生动诠释“非遗共生”的文化理念。她指出,职业教育既要培养“执柳簪春”的文化自觉,更要锤炼“织遗为锦”的创新思维。在AI技术重塑艺术形态的今天,非遗技艺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与人文温度不可替代,“鼠标绘不出漆器流转千年的包浆,算法算不准剪纸中阴阳相生的美学”,呼吁师生以指尖的温度焐热文明薪火。
此次活动共分“柳哨鸣春·礼祭清明”和“踏春织遗·非遗共生”两个篇章。“柳哨鸣春·礼祭清明 ”篇章以《柳笛唤春》拉开活动序幕,舞蹈《漆扇惊鸿和》和《画中游》以独特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诗意境界,歌曲《九张机》和《锦瑟》让观众沉浸于传统文化的诗意长河。

在活动“踏春织遗·非遗共生”篇章中,设置十个非遗体验工坊,师生们以竹篾宣纸制作“春鸢引线”风筝,用大漆点染“漆扇生韵”,在陶土塑形中触摸千年纹样,于油纸伞面描绘杏花烟雨。投壶竞技区喝彩不断,参与者体悟“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君子之风;香囊制作区清芬萦绕,艾草与丝线交织出“扈江离与辟芷兮”的楚辞雅韵。“杏雨绘春”中,师生共同完成传统中国画创作,将青山杏雨、青柳纸伞化作集体记忆的视觉符号。

此次活动以清明物候为媒,将节气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实践,既彰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也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