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9-29来源:浏览量: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岗位群从业人员的数量与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强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准入控制,保证基本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加快培养工程造价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整体人才质量,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受过高等职业教育、有较高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成为建筑造价行业的发展关键。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职业教育专业简介》、《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文件标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该层次人才需求状况,融入我院的办学特色和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后详细规划制定。

一、
专业名称及代码

工程造价  440501

二、入学要求及层次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

土木建筑大类

44)

建设工程管理类

4405)

专业技术服务业

74)

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

2 -02 -30 - 10)

项目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2 -02 -30 - 04)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4-08-08-23)

1、工程造价确定、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等工作。

2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和其他综合管理等工作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3级

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证书

1+X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证书

1+X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职业技能证书

毕业两年后可获得:

二级造价师执业资格证书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知识,具备工程计量、工程计价、招投标与报价、合同价款结算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中小型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计量、工程计价、项目招投标、合同价款结算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 ~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知识

3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名称、规格性能、检验方法、储备保管、使用等方面知识

4了解投影原理,熟悉制图标准和施工图绘制知识;熟悉房屋构造知识

5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知识

6掌握BIM建模知识

7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原理,掌握建筑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

8熟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知识

9熟悉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使用知识

10掌握工程造价原理和工程造价计价知识

11掌握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基本知识

12熟悉基于BIM确定工程造价知识

13熟悉编制计价定额的知识

14掌握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结算编制方法知识

15了解统计学的一般原理,熟悉建筑统计知识

16了解经济法基础知识,熟悉与建筑市场相关的建设合同与建设法规知识

17掌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基本知识

3能力

1)具有施工图识读绘制 BIM建模的能力

2)具有建设工程定额应用、工程造价指标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3)具有编制概(预)算文件、参与设计方案优(比)选的能力

4)具有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能力,具有参与编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拟定施工合同的能力;

5具有进行工程变更签证、价款结算及索赔管理的能力;

6具有运用数字造价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工程交易、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数字化管理的能力;

7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实际问题的能力;

8)具有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建筑节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9)能够参与企业基层组织经营管理和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1、课程设置思路

岗定课、课证融通、赛教融合为原则,形成“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的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实现相互融通和学分互换。

2、课程设置方法

1)以岗定课,工作导向设置课程

职业教育是面向工作体系的教育以岗位要求为目标,工作为导向, 结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和学院自身办学定位,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要求确定课程及其目标教学内容 校企合作对标行业领先企业的岗位标准、技术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积极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实施路径导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依托实际案例注重工学结合并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课证融通,融入职业技能证书标准

根据专业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和“1+X”等级证书标准,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对标证书标准健全教学标准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从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导向、职业技能需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邀请行业企业加入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培养行业所需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终生学习可持续发展

(3)技能大赛引领,改革课程体系

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社团活动,构建技能大赛、专业课程教学、专业社团的模式载体有学院举行的校园技能文化艺术节技能比赛,贵州省举办的省级技能大赛以及行业举办的比赛等通过各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融合到专业教学,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以技能大赛规程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专业社团作为专业技能提升高地技能大赛和专业教学在课程内外更加高效地融合。

4课程思政浸润

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学时与学分分配

模块

课程类型及性质

学时/学分数分配及比例

学时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课外学时

总学分

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修课

578

294

262

22

29

公共限选课

342

300

32

10

20

小计

920

594

294

32

49

专业技能课

专业基础课

480

284

196


28

专业核心课

536

258

278


33

专业拓展课

144

100

44


8

小计

1160

642

518


69

集中性实践

必修

/

2学期1周

3学期1周

4学期2周

4

素质模块

必修

/

75

岗位实习模块

必修

800

/

5学期20周

6学期4周

800

30

毕业实习模块

必修

6学期16周

20

合计

2880

1236

1644

247

百分比

100%

43%

57%

/

公共基础课学时占总学时比:

32%

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比:

12%

 

 

(二)课外素质教育学时与学分

课外素质教育学时和学分按照《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素质学分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课外素质教育学时和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管理工作中。素质学分以学业德育活动课程化实施方案中所设置课时为依据,总分为75分。每周总课时不得超过20学时。一般为1618学时为1个学分,总分为75分,其中学生必选项目共计学分为52.5学分,选修学分为7.5学分,达到60学分方可顺利毕业。

(三)岗位实习学时与学分

岗位实习学时和学分按照《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素质学分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岗位实习考核办法按照《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岗位实习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岗位实习学时和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管理工作中。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教学实习任务及毕业设计完成的情况,结合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纪律表现和实习资料交回情况,分别由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进行评分,总分50分。学生岗位实习学分达到40学分方可顺利毕业。

八、实施保障

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171,教师团队教师25名,校内23名,企业教师2名,其中副高级职称6人,4名,一级造价5人,一级建造师2人,拥有工程类中高级职称17人。教师团队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6%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有高校教师资格具有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5进行企业实践累计不少于6个月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在工程造价专业有10年教学及管理工作经验,副高职称,实时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动态,广泛联系行业企业,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实践、改革和专业研究能力,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等方面组织建设,推动本专业的整体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或取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内实训室

(1)建筑识图与绘图实训室

用于CAD操作、建筑工程图识读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以及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中级证书考试培训室。配备服务器、投影设备、电子黑板、交换机、计算机、扫描仪,网络接入或WiFi环境,安装Office操作系统及常用办公软件,安装CAD绘图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等教学软件

(2)招投标实训室

用于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与实训配备服务器、投影设备、白板、交换机、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碎纸机、装订机,网络接入或WiFi环境。安装Office操作系统及常用办公软件,安装招投标文件等教学软件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沙备盘实训室

用于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与实训配备服务器、投影设备、白板、交换机、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网络接入或WiFi环境。安装施工项目管理相关软件,配备项目管理案例资料及施工现场布置图库。

(4)数字造价技术应用实训室

用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BIM概论与三维建模、数字造价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实训以及1+X工程造价数字化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培训室配备服务器、投影设备、白板、交换机、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网络接入或WiFi环境。配备三维建模、建筑工程土建算量、安装工程算量、云计价、看图软件、考评端等相关软件

(5)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用于建筑力学与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包含智慧工地,等比例模型楼。配备智慧建造、3D全息等智能化新技术辅以实物、沙盘、软件、桌面式VR教学一体机、3DVR教学交互系统、VDP虚拟设计平台等教学系统等辅助教学。可实现建筑构造节点、建筑结构节点、智慧工地管理真实场景虚拟体验入课。

3.校外实训基地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编制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结算等工程造价文件的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结算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

拥有省级重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骨干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1个。工程造价专业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内共享精品课程8门,信息化资源丰富,每门课程建设有线上教学资源,通过雨课堂、学习通、智慧职教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式教学模式。自建优质教材5本,贵州省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

1.教材选用

根据《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材管理办法》,教材选用须遵照以下原则:

1)教材选用应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切实服务人才培养。

2必须使用国家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数材。

3专业核心课程和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原则上从国家和省教育厅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

4)国家和省级规划目录中没有的教材,可在国家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库选用。

5)不得以岗位培训教材取代专业课程教材。

6)选用的教材必须是通过审核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未按照规定程序取得审核认定意见的教材不得选用。

7)不得选用盗版、盗印教材。

8)严格遵照选用结果使用教材。

9)选用境外教材,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学校成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 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学院 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学院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类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工程造价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杂志、专业图书等学习资料

3. 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

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现场参观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课程实施教学和实训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理实合一,强调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习评价

按照课程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公共素质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由校内教师进行考核,专业综合能力课程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考核,以校外为主。单项课程成绩考核不足60分者不予合格,必修课课程、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成绩学分不能由其他课程学分代替,考核不合格需重新进行学习和考核。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毕业学分及证书要求

1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各类学分的80%方可毕业。其中毕业总学分高于各类学分80%总和的学分(10分)可以从课程学分、素质教育学分、岗位实习学分三类学分中任意获取。

给学生提供发展、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专业有关的企业实践、参加技能竞赛、发表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形式,获取的专业教学计划外的学分,经学院认定后,存入学生学分银行内,具体规定可按照《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分银行认定(转换)管理办法》执行。

2、在校期间,参加学院组织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理论知识、技能考核两项成绩均为合格。或者取得教育部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证书1+X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证书1+X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职业技能证书等其中一项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