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6-23

浏览:0

来源:

分享: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材〔2020〕6号)《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教社科〔2022〕3号)等文件精神,引导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深刻领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重大命题。通过社会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学生武装头脑、塑造灵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体会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戮力前行。

二、实践目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社会调研究为载体,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调查研究,从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教育引导我院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保持青年奋斗者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力续写新时代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2023年暑期

四、社会实践对象

2022级高职在校生

五、学分设置

 单独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1学分,16学时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

1.以《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政理论课为依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历史方位、鲜明主题、奋斗目标、发展方式、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动力、发展保障、安全保障、外部环境、政治保证、治国理政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严密而又开放的内在逻辑,构成其理论的“四梁八柱”及科学体系。

2.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伟大成就为主题背景深入调查研究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深入学习研究党团结带领人民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

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我校专业设置特点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街道、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单位开展社会调查。可以立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团体合作。

八、成果汇报

为提高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的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活动后将开展成果汇报工作,实践成果可以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各二级学院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并综合学生现场汇报及提交的实践成果情况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优秀人员(具体数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由二级学院对已遴选出的优秀实践成果,学院将予以奖励。

九、评比

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实践成果推荐情况,组建评审小组,对最后推荐选拔出的优秀实践成果将在全校范围内巡回展示,并邀请实践组成员以成果汇报的的形式为全校同学进行宣讲。

实践要求

1.任课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在2023年6月底学期末将实践作业布置给学生,并给予相应理论和方法指导。

2.学生在2023年暑假完成16学生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结束后调查成果于下学期开学时交于学业班主任,由学业班主任进行成绩评定,合格者给予1学分,并登录教务系统。

3.成果形式:

a.图片+1500字以上高质量调查报告。

b.以学生视角拍摄短视频或微电影,要求视频内容清晰完整有字幕(时长在5-10分钟)。

十一其他事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疫情防控、交通、饮食、财物保管网络等方面做好安全防范,切实注意人身安全,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620

 

 

附件:2023年暑假社会调查选题说明

 

 

 

社会实践选题说明

 

 

 

主题1.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说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求深入地方和基层,选取二十大报告的一项内容,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写出调研报告。

主题2.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调查

说明:选择当地1-2个城乡社区,通过实地调查,采取走访、谈话、问卷等形式在你所选区域了解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情况、党内民主发展状况,了解社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写出调研报告。

主题3.“我们的价值观”调查活动

说明:新时代我国青年人价值观发展变化及其原因调查,探究青年人价值观发展变化趋势、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思考对策,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主题4.“我身边创新型人才”的访谈或调研

说明:青年时期是创新创造的宝贵时期。要求选取自己身边的创新型人才开展访谈或调研,归纳这一群体具备的基本素质,并对青年一代如何更好培养创新思维,自觉投身创新实践进行调查和思考。

主题5.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

说明:要求通过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调查活动,对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故事、民俗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进行调研活动,写出报告。

主题6.校友及成功人士创业历程访谈或调查

说明:走访知名校友及成功人士,调查和了解其成长经历,从中得到启发,找出差距,并学出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要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主题7.开展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研活动

说明:对当地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状况和保护问题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主题8.开展调查某地区红色资源开发于利用情况

说明:“红色资源”的内涵十分丰富,是指党领导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结晶,以及相关的精神载体。其相关精神载体主要包括反应和展示这些精神的革命遗迹、革命文物、以及相关博物馆、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等。选择调查某地区红素资源开发优势与制约因素,并写出调研报告。

主题9.“走进特色小镇,感悟贵州发展”系列实践活动

说明:选择一个地方的一个或几个特色小镇,对其发展规划、布局、产业特色、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主题10.新时代贵州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就调查

说明:选择当地1-2有代表性的地方、城乡社区、乡镇街道、兴业、居民生活等方面,对新时代以来贵州十年来建设成效、发展变化通过实地走访、问卷、座谈等形式开展相关调查研究活动,写出调查报告。

主题1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调查活动

说明:对当地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地方戏曲、地方传统文化、地方传统小吃制作工艺、方言等的传承和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写出调查报告。

主题12.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面临挑战调查

说明:对自己所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及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调查,调查中可采取查看文献、走访、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

主题13.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调查研究

说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千千万万个家庭是民族发展、国家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选题要求对我国的家庭、家教、家风的现状进行调研,对传承良好的家教家风,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尚提出可行性建议或方案。

主题14.乡村振兴有效举措的调查研究

说明: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功同乡村振兴优先衔接。选题要求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况展开调研,并进行分析和思考,对更好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提出可行性建议或方案。

主题15.农村消费新趋势调研

说明:选择1-2个乡镇村作为样本开展调查研究。运用实地调研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访谈、问卷等形式,以老百姓日常消费问题为重点,调查了解当前农村老百姓消费的主要方向、途径,并指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写出调查报告。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实际和需要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相关要求,自行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和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


备注:选题时,一定要写明具体调查范围